查看原文
其他

江天骄:日本“核共享”与核政策动向分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Author 复旦日研




作者 | 江天骄,复旦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遇过原子弹爆炸的国家,理应在核问题上谨言慎行,切实履行和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机制。然而,随着近年来日本不断右倾保守化,日本国内关于“拥核”或是“核共享”的声音不断增强,其现状及未来趋势如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切与关注。



一、

  “核共享”在日本朝野引发激辩

2022年,“核共享”成为日本政界热议的话题并引发国际社会的担忧。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于2月27日在电视节目中声称,日本应该就日美“核共享”问题进行讨论。3月6日,自民党政调会长高市早苗提出,应当就“无核三原则”中的“不引入核武器”原则进行讨论并设置“例外”情形。首相岸田文雄随后以“核共享”问题与“无核三原则”相抵触为由,拒绝将其提上议事日程。但他同时也表示,“一般而言,有益于确保我国国家安全的讨论是应该进行的。”于是,日本朝野各党就“核共享”问题开展激辩。自民党召开安全保障调查会会议,就美日“核共享”问题进行内部研讨。日本维新会党首松井一郎也积极支持“核共享”,并向日本外相林芳正提交了建议书。立宪民主党、公明党等则对“核共享”表示反对。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表示,日本政府坚持“无核三原则”的政策不变。


然而,相关讨论并未就此结束。6月参议院选举期间,效仿“奥库斯(AUKUS)”美英澳核潜艇合作的问题又被摆上台面。首相岸田文雄对拥有核潜艇仍持谨慎态度,但日本维新会党首松井一郎和NHK党党首立花孝志则认为很有必要。8月,日本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时,竟在提交的报告中删除了以往报告中提及的“无核三原则”。尽管日方代表声称日本政府仍坚持“无核三原则”,不寻求“核共享”,但种种暧昧和矛盾的表态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核政策消极动向的警觉。



二、

  短期内日美“核共享”难以实现

从日本方面来看,尽管近期保守势力在核武器问题上格外躁动不安,但岸田政府总体上持谨慎态度。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也长期在核问题上扮演安全阀的角色。加之岸田首相本人的祖籍是广岛,在其从政履历中与当地和平运动及反核力量有着密切交往。岸田还曾多次以首相、外相的身份表达过:日本作为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攻击的国家,要引领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全面销毁核武器”。因此,只要岸田政府执政稳固,在核问题上仍能够有效压制部分保守势力的主张,日本完全突破“无核三原则”并实现“核共享”的可能性不大。


从美国方面来看,拜登政府目前也不可能轻易答应日本“核共享”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美日同盟的主导权在美不在日。核武器涉及国家安全的根本,兹事体大。无论是否进行“核共享”,都应当由美国说了算,而不是日本。2022年年末,韩国总统尹锡悦公开表示正与美国探讨开展“核演习”并寻求共享美国的核武器,结果拜登政府矢口否认。由此可见,如果日本政府公开表达“核共享”的诉求,美方也不会答应。二是“核共享”可能引发一系列地区安全问题的连锁反应,正忙于欧洲战事的拜登政府不敢轻易冒险。此前,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已经招致亚太地区周边国家的严重关切。如果再对日本进行“核共享”,那必然引发新一轮的核扩散,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的战略平衡可能会被打破,一些原本就十分复杂的地区热点问题可能由此陷入剑拔弩张甚至冲突升级的境地。三是拜登个人仍希望在防扩散和军控领域留有颜面。拜登作为民主党总统,按惯例在防扩散和军控问题上态度要相对积极,再加上其早年致力于推动美苏核裁军的经历,想必不愿在政治生涯的末期背上向他国提供核武器的骂名。此外,日本决定于2023年排放核污水,在核安全问题上已然处于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如果拜登这时主动共享核武器给日本,国际社会必将群起而攻之。



三、

  中长期日本核扩散的风险增加

首先,未来一段时期内,全球核扩散的风险将急剧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俄乌冲突对全球地缘政治版图和国际安全治理结构所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一方面,美俄关系彻底破裂使得原有的双边军控体系难以为继,美俄双方都在加紧研发和部署新一代战略武器。美国最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更是明确加紧研发和部署低当量战术核武器,使得核战争的风险持续升级。美俄军备竞赛或打破全球战略稳定,给其他有核武器国家带来安全压力,迫使各国升级核力量进行回应。2022年夏天,《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次审议大会未能就成果文件达成一致,预示着全球防扩散与核裁军进程已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另一方面,俄乌冲突暴露出当前国际安全治理机制仍不健全,相关国际法律和制度既没能防止战争,也没法阻止战争进一步升级。因此,部分无核武器国家积极寻求“拥核自保”。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就要求美国加强核保护伞甚至是共享核武器。


其次,日本国内从二战后凝结的反核情绪正持续衰退。受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的影响,日本国内在战后形成了十分强大的反核力量与和平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哪怕美国试图引入核武器,也不得不通过“核密约”的方式悄悄进行。然而,冷战结束后,随着左翼力量整体式微,日本右倾保守化加剧。加之世代更替,“原爆幸存者”团体的人数不断减少,年轻人对当年惨痛记忆的认识和对反核理念的认同也在下降。直到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日本社会对核的恐惧再次被唤起,全国各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核游行活动。但近期《读卖新闻》围绕是否重启核电站的调查显示,已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支持重启核电站。这也是过去多年来首次民调显示支持者的比例超过反对者,反映出由于福岛核事故而强化的反核情绪已经衰退。此外,2022年4月8日,日本媒体围绕“核共享”问题进行民意调查。其中,由日本富士新闻网和《产经新闻》、《朝日新闻》的联合舆论调查显示,20.3%的受访者支持“核共享”,15%的受访者表示反对,62.8%的受访者认为虽然不支持“核共享”,但应当讨论这一政策选项。而《每日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57%的受访者支持“核共享”。


最后,日本是“核门槛”国家,拥有强大的核技术能力。根据解密档案显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受中国核试验成功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谈判的双重影响,为了避免自身无核武器国家地位被长期锁定,日本政府暗中推行了“核避险”战略,通过大力发展民用核技术以备不时之需。60年代末,美国在两极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政府全力支持日本发展民用核技术,并认为日本的核技术潜力有助于将中国推向美国。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日本通过后处理技术从核燃料中提取钚,从而掌握了大量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敏感核材料。到了80年代,美国在对苏联的攻势中亟需日本的全方位配合,日本则顺势提出成为美国“不沉的航空母舰”。加之里根总统和中曾根首相的个人友谊,里根政府不顾美国国内的反对同日本签订了《美日核能协定》,日本从此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后处理权利的无核武器国家。冷战结束后,国际上的有识之士都对日本的后处理项目提出严重关切。目前,日本已经提取了约47吨的钚,可用于制造上千枚核武器。


尽管日本直接制造核武器仍面临非常多的国际和国内法律制度约束,但未来有这样一种情形值得警惕:美国为了确保其全球霸权将继续加强对核武器的现代化升级,再加上大量老旧的核武器需要延寿,美国对钚的需求量激增。受国内产能不足以及环保等各方面的影响,美国或利用日本提取的钚为其核武库更新换代。美日两国可能就此达成某种合作,甚至将美国的核武器引入日本进行维护升级,从而使日本获得事实上的“核共享”。


来源 |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日关系战略报告书》(之九)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浏览报告全文

排版 | 周沈博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